佛法心靈輔導是以佛法為基礎的一種心理輔導,也是香港首創嘅輔導模式,
一個結合「佛教智慧與心理輔導技巧」的輔導取向,佛教是圍繞「心」的法門。心靈輔導是重新發現人內在的潛能,促進個人成長。
佛法心靈輔導,是依四聖諦為基礎,緣起法為理念,讓我們從「認識」自己的心開始,然後學習「調伏」自己的心,繼而可以從心結中解脫出來,帶著安然,面向人生的高低起伏。
其目標是針對那個令來訪者「感受痛苦」的「心」,通過靜心練習、佛法智慧、輔導技巧等,發展來訪者的洞察力,從源頭去療癒痛苦(癒心),找到內心的平靜,解決問題。可以說,這是一個得到「內在解脫」的方式,或稱為「心的解脫」。這是「佛法心靈輔導」與一般輔導的重要分別。
其重要特色是(一)「解脫」不是「解決」——什麼是「內在解脫」?當我們感受到「痛苦」時,一般人會把痛苦歸因於「外在因素」或「歸咎於自己」,然後做出對抗或逃避等種種不同的反應。「解決」是指在「外在」的環境或個人層面,處理問題;而「解脫」則是指放下「心」的執著——我執。
特色是(二)「心的解脫」——就是「自己改變,不是改變他人。」佛法心靈輔導的切入重點,不是改變環境、不是改變別人,而是「改變自己」。既然痛苦來自「內心的執著」,這個「執著」一日未被發現、一日不作轉變,儘然用控制外在條件的方式,能暫時舒緩到痛苦,但只要相似的「環境」再現時,痛苦依然會再度出現。而且,那些伴隨「執著」而產生的偏見、誤解、習慣等,很多已變成「自然反應」的運作模式,伺機而動,故很難避免痛苦不再重臨。因此,必須從「自己改變」開始,找出執著並作轉化,這便是「心的解脫。
以上的輔導方向,都是以佛法智慧為基礎所建立起來的,例如:苦的本質、緣起法則、五蘊、無常、無我等。我們希望通過佛法的智慧,幫助案主去除困惑煩惱,重新體會生命的整體定位及方向,離苦得樂。過程中,輔導員會以一個開放、同理的心,用同行者的角色,陪伴來訪者一起走進這條深入探索內心之路,開展一個平和、充實而有意義的人生。